悲情城市這部電影在1989年上映,當時的台灣剛解嚴,當時的我是六年級小學生,
當時的新聞熱播是六四天安門事件,當時常聽到的歌是「歷史的傷口」,
這是1989年,我的記憶。
2023年的2月24日,我第一次在電影院的大螢幕看「悲情城市」這部電影,
觀影前,對這部片的了解僅只有最喜歡的梁朝偉,還有很熟悉的電影配樂而已,
其他,我完全空白,觀影第一個小時,我還搞不太懂切換場景的時空背景,
邊努力看邊努力猜劇情的前後關係,
第二個小時,我慢慢習慣這部電影的敘事結構,也進入了電影的故事中,
最後半個多鐘頭的結尾,我沈溺其中不說,心情非常激動,
電影結束之後,回到家,睡前,我的情緒一直退不下了,滿滿的膨湃。
在「悲情城市」裡,陳松勇跟李天祿老先生的閩語對話,
我像他鄉遇故知般的興奮,
這樣純正港的閩南腔,只有在小時候原生家裡才有,
長大後,出社會後,自己成家後,都只剩標準國語,或台北化的台語了,
偶爾還是會講台語,但再也沒有小時候那麼道地的閩南腔,
看完電影當下,我跟朋友說,有種看紀錄片的感覺,
因為裡面的對白、演員神情、走位、包括打架場景,都自然到不像演戲,
後來才知道,侯孝賢導演拍戲的習慣是沒有劇本,沒有對白,沒有分鏡表,
都是導演跟演員們說故事,然後設好一個景,演員們消化好角色,
自己進鏡頭裡,用本能把故事表現出來,
所以裡面的對白,幾乎是演員們自己發揮,很多幕,都只是first take就定下來了,
侯導演要的,不是演出來的成品,而是自然攝影,
好像在他的鏡頭裡,第二take以後的都是NG,即便演員想再努力詮釋,
知道了這個原由,再來回想劇中每個人物的對話,我更佩服這些演員們,
他們的自由發揮,是渾然天成的真,
再來的驚艷,是電影裡把1945年的生活復刻得很貼近真實,
真實到...像在看一部紀錄片,
過去古裝劇裡我很喜歡「如懿傳」的場景跟服裝,因為考究到近乎還原真品,
但再怎麼擬真,還是看得出來,這都是假的,
悲情城市看完後,明知道這也是戲,卻有種,裡面的屋子、服裝,都好像是真的1945年搬過來,
不管在演員演技、道具陳設,包括長鏡運用,這是部很擬真度幾乎100%的電影。
電影在第一個小時後開始帶出228事件影響,
就我過去所知的228,除了維基百科說明外,前些年,我看了好幾本關於228受難者家屬口述故事的書,
書裡那些,照片裡已不在的人、遺書、血書...等,字字平淡陳述帶出篇篇沈重,
讓閱者感受到當年那個時空的動盪,那些情緒的人心惶惶,
活生生的人啊,一個個被帶走,沒有原因,就安靜的沒了...
後來自己去查了其他史料,發現在那個時空下,慘死的不只本省人,外省人平民被本省打死的也不少,
在「悲情城市」預告裡,梁朝偉在火車上被本省暴徒揪住訊問他是哪裡人,
梁朝偉用著乾澀聲音說「哇..台灣郎」,
我看到很多人被這句話感動了,但他們不知道的是,
梁朝偉在詮釋這句話的當下是恐懼的,他必須在這群本省暴徒裡証明自己跟他們一樣是台灣人,否則,他就要被台灣人打死了,
這也是228事件裡,鮮少人知道,外省平民在那事件裡死傷無數,
以下轉述我自己長輩當時經歷的228,我試著用他們的視角,來感受當年的時空氛圍。
我的阿公,是日治時期長大的孩子,他曾被日本警察刑虐過,
後來被當時的保正救出來,像悲情城市的李天祿老先生一樣,對日本人是憎恨的,
阿公當時的鄰居有外省人,228發生時,鄰居一家人跑到我阿公家躲,
因為外面的台灣暴民正挨家挨戶找外省人報復,
如果私自保護外省人被發現的話,會被當成外省同夥,罪同外省人,會一起被本省暴民報復,
我阿公說,那時被打死的外省人很多,這也是我們在「悲情城市」裡看到,228陳儀廣播後,一群人拿棍棒暴打傷人到醫院的場景,
而在228事件被政府逮捕、私刑屠殺的,除了反抗份子外,其他許多未參與的,大部份都是本省知識份子,
我媽轉述,我外婆外公一來他們不識字沒唸過書,二來也沒參與過任何集會行動,在當時的動盪他們是明哲保身的沈默著,
但事件在發生後多年,他們也決口不提當時的事,
這就是那個時空的恐懼,漫延了許多年,怎麼也忘不掉。
在「悲情城市」裡某些片段,我看到我的祖父輩告訴我們的當年狀態,
族群分裂,互相撕殺,動手的人心是衝動的,眼是殺紅的,
他們只有一個信念,要親手解決這些x你娘的毀掉原本安逸平靜土地的侵略族群,
那群操著國語、不懂日文、貪婪、傲慢、搶土地、搶資源、搶錢的外省強盜政府,
被無辜暴打致死的外省平民,他們只能躲,躲不掉,就被亂棍打死,穿旗袍的,下場更是不堪...
推翻不了的政府,在秋後算帳時,這些曾經試著抗拒的人們,或沒參與任何行動的知識份子,只要是本省籍,
一個個沒被放過,那個時期的瀰漫的氣味叫恐慌,這段長時期的清算,人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沒有人敢提,沒有人敢談,
就像「悲情城市」裡最後寬美的自白,用平淡的口吻說著與文清的生離死別,
聲音沒有情緒,但我們卻聽得見悲情,
這,就是我所知道的228。
仇恨也許可以隨著時間弭平,但記憶裡的痛楚是永遠忘不了的,
在世界的歷史中我們不乏看過各種主執政者的荒誕命令引發數以萬計無辜百姓死傷,
時間過去了,真正願意認錯的又有幾個,台灣的民主在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也終於在近十多年等到政府的道歉,
但現在的學生對228,了解的只是教課書上的幾段文字,再來就是快樂連假,其它呢?
又也許,這些孩子像當年的我,年紀小,無法去懂那一甲子前的沈重,
前幾天在臉書上看到一位高中老師出一份228連假作業給高一孩子們,
我看了心裡很感動,
(圖源:巫師地理)
真心希望每一代的台灣人,在乎的228,不是連假的快樂,
而是記得台灣史上有這樣的悲情,
緬懷那些因此事件離去的先人,
以及感恩我們現在珍貴的擁有,
這才是每年的228,存在的意義啊!